浙江大学求是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化

附属一院李兰娟院士领衔的“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临床诊治研究”荣获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4年02月21日 访问次数:10327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临床诊治研究”经过限额推荐,初评,复评等层层评比,最终脱颖而出,荣获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浙江大学科研团队时隔9年后再次获此殊荣。12月25日,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召开,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亲自到会为获奖项目颁奖。
  2013年我国突发H7N9禽流感重大疫情,李兰娟院士率领团队全力应对,艰苦攻关,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取得了下列重大成果。
  对H7N9病毒起源、分子结构和特征研究获得重大发现,在国际上首次证实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首次发现H7N9关键基因突变导致病毒从禽向人传播,首次发现“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H7N9感染重症化的关键原因,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控制传染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收到显著成效,短时间内遏制了新发病例增加,也为全球H7N9禽流感防治提供了指南。
     系统地提出了“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创造性运用人工肝技术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控制严重炎症反应,救治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救治效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及时总结H7N9禽流感临床诊治成果和经验,并在世界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首次提出人工肝治疗危重症H7N9病例的适应症。
     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改变了我国一直以来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标志我国已具有自主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并可向国际提供优质的流感疫苗种子株,为全球控制流感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