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求是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学校举行“浙大祝贺您”等系列仪式 营造以教师和员工为主人的校园文化

编辑:admin 作者:陆兴华 时间:2014年01月10日 访问次数:9838

     “25年前投奔浙大,就与浙大荣辱与共。我每一点的进步和发展,都与团队和师生的努力分不开。”在“浙大祝贺您”祝贺仪式上,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杨华勇教授在回忆了自己和团队25年的工作、成长经历之后,用“很知足”、“知不足”和“不知足”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学校营造的科研环境的感谢,对学科和团队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的清醒认识,以及面对挑战和压力的信心。
  1月8日下午,学校在玉泉校区邵科馆举行“浙大祝贺您”祝贺仪式,向在2013年度入选国家各项人才计划(荣誉)项目的教授表示祝贺。校党委书记金德水、校长林建华代表学校,对各位教授取得的荣誉和成就表示祝贺,感谢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希望他们能在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以及学校整体工作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依托是人才,主体是教师。近年来,学校最大程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全校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宽松活泼、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环境。“浙大欢迎您”、“浙大祝贺您”、“浙大祝福您”是学校2013年分别为新加盟浙大的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各项人才计划(荣誉)项目的教师、在学校各类工作岗位工作多年将要荣休的老教师和员工建立的系列仪式,以此营造以教师和员工为主人的校园文化,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浙大而言,高层次人才更是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赢得国际国内学术竞争的关键战略资源。于是,为高端人才来校工作举行的欢迎仪式“浙大欢迎您”便应运而生。2013年6月17日上午,学校举行以“浙大欢迎您”为主题的聘任仪式,聘请二炮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侯立安院士担任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金德水为侯立安院士颁发聘书、佩戴校徽。金德水说,像侯院士这样的高端人才来校工作,我们都要举行欢迎仪式,将更多的名师高人汇聚到学校事业发展中来。在去年的6月5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佩戴上了浙江大学校徽,成为浙大兼职教授,“希望我能成为一座桥梁,与浙大在建设平安故宫、永恒故宫方面链接起战略合作关系。”单霁翔说。11月2日,学校还举行仪式,聘任我国生物制造和工业生物技术的先行者和倡导者欧阳平凯院士担任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
  而在去年,浙大有26人入选国家各项人才计划(荣誉)项目,除了入选工程院院士的杨华勇外,杨树锋入选浙江省功勋教师,鲍虎军、高翔、盛况、周继勇、吴朝晖、邱利民、李晓明、金勇丰、杨灿军、孙崇德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史晋川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何莲珍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李有泉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苏宏业、童利民、陈忠、沈模卫、郁建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超、鲁林荣、黄俊、王立忠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李浩然、汪以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在当天的“浙大祝贺您”祝贺仪式上,教授们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浙江大学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大家谈的最多的,是成长过程中的感受和今后的打算。史晋川、李浩然和何莲珍都是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教授,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对“坚持”与“坚守”,“收获”与“喜悦”做了极好的铨释。童利民和高超两位青年教授也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学术成长历程。
  金德水在仪式上指出,“大学要有大师、大爱、大志,而要有这‘三大’,首先要有大战略、大气魄、大责任,更要有大文化和大精神”。他说,浙江大学要通过六高强校战略路径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关键是人才,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大学背后,就是一流人才;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的背后,也是人才。他强调,学校要营造成才的良好环境,要继续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人才成长环境和生态最优最佳的大学。
  学校还首次为退休教职工举行隆重的荣休典礼,彰显他们长期以来为学校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在1月6日举行的以“浙大祝福您”为主题的2013年度退休教职工荣休典礼上,校领导为216位退休的教职工颁发退休纪念章。林建华在典礼上代表学校,向光荣退休的教职工们表达谢意和敬意。他说,正是你们年复一年的努力,求是园才不断焕发新的面貌和新的生机,一批批优秀求是学子从这里启航走向世界,求是创新的精神和传统才得到继承和弘扬。
  此次退休的教职工来自学校各条战线所,在浙大工龄最长的有48年,最短的也有20年。所颁银质纪念章,正面图案为大求是鹰的左右翼呵护着小求是鹰,寓意求是精神代代传承,背面图案为浙江大学五校区标志性建筑。
 
(来源:浙江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