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走上台阶,略一抬头,天花板上的南瓜灯正冲你俏皮一笑,暖意便一下子涌上心头,漾成嘴角那一抹微笑。进门前,这样的景象吸引着你让你不禁驻足:灯塔静立,等待归港的白帆———右侧那文艺的海洋风壁纸带给你宁静和安定;正对楼梯的不远处,缇色灯光透过复古砖门框懒懒地躺在地上,像壁炉里跳跃的火光,驱逐冬夜的寒意。温暖而熨帖,这里是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交流吧———“建工之家”。
正如它的名字所述,“建工之家”处处流露着家的温馨:进门,就会看到这一处小小的玄关,一块小黑板,用亲切幽默的文字告诉你咖啡吧最近的活动;一串照片,用发自内心的如花笑靥记录着人们在这里的足迹。转过身,复古的吧台,独特的吊灯,清新的绿植,手绘的精致菜单……无一不在营造着温暖宁静的氛围。靠窗的多是单张的深棕色小木桌,配上清新明丽的绿植,无论是一个人的自习还是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讨论,这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哦。而咖啡吧的中间,则将多张小方桌拼成了U形,不仅有着美感,还大大满足了多人共同交流的需求呢。所有的桌椅都是可拼接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类型的活动,都可以灵活自由地组合,使之发挥出最佳的效用。
“建工之家”从设计到运营,都由建工学院学生自主参与,室内的小萌物们由他们精心挑选摆放,精致的饮品菜单由他们亲手设计绘制,可口的饮品也都由他们创意研发推出,就连咖啡吧的服务者也是同学们自己。这是“建工之家”有别于其他咖啡吧的独特之处,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家的温情,这也是“建工之家”带给人温暖的“家文化”。
“建工之家”的温馨弥漫在微醺的氛围中,更深深渗入了平日的活动之中。这里有着每周一次的“建工有约”活动:周四,建工学院的同学们相约于此,或碰撞思想,或交流体悟,或探讨问题,就像生活在大家庭中;而周五,这里则是建工学院老师们的“小家”,思想激荡———他们自由发表学术观念,柴米油盐———他们亲切地畅谈生活。不同学科的思想在这里交叉融合,大大地拓展了学科视野;点点滴滴的生活心得在这里交换分享,无形中又拉近了教师们的距离。“建工之家”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增强了建工学院“家”的凝聚力。咖啡的醇香之中,没有客气的敷衍与伪装,更多的是家人一般的自然,一如缇色般温暖亲切。
“建工之家”的建设运营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更离不开建工学院师生们的用心投入。为进一步打造建工“家”文化,建工学院还将开辟悦空间作为师生交流的新平台。
午后的阳光浅浅淡淡,一杯咖啡,静坐午后。这里没有冬季的寒风,只有温暖的缇色。这里是“建工之家”,在严冬,来这里邂逅温暖。
(来源:《浙江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