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求是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勇夺第一

编辑:admin 时间:2015年05月26日 访问次数:314

52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落幕。我校入围决赛的25件作品最终获得4个特等奖、9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特等奖总数和团体总分全省第一。同时,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自去年10月份启动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积极邀请各领域专家教授对各参赛团队进行指导和培训,参赛选手积极准备、认真学习、密切协作。经过半年多的校级初赛、类别复赛、终审决赛以及省级复赛,25支团队代表浙江大学参加省级决赛。
最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薛光怀等同学的《网络时代的 3D 打印食品个性化定制》、医学院陈鹏飞等同学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申俊飞等同学的《智能医疗照明——眼明手快》和环境与资源学院沈亮等同学的《垃圾“围城”,出路何在?——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体系研究》等4个项目获得特等奖,经济学院刘雨等同学的《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看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PPOC 农产品网商销售模式”实践研究》等9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建筑工程学院郑宏煜等同学的《消除压倒桥梁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向桥梁安全的自供能超载预警系统》等12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本次比赛还挑选了优秀的作品进行公开答辩,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薛光怀等同学的《网络时代的 3D 打印食品个性化定制》获最佳表现奖,出席闭幕式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为其颁奖。
据悉,本届比赛全省共有63所高校的1009件作品申报参加了省级复赛,经过复赛选拔,共有37所高校的225件作品入围省级决赛,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别,包含机械控制、能源化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经济、法律、哲学、社会、教育、管理、数理等11个专业方向。我校参赛团队参加了全部所有类别和方向的角逐,在这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中充分展示了浙大学子的风采。
 
附: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获奖名单(浙江大学)

 

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获奖名单
(浙江大学)
奖项
所属院系
作品名称
项目负责人
特等奖
机械工程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网络时代的 3D 打印食品个性化定制
薛光怀
医学院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
陈鹏飞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智能医疗照明——眼明手快
申俊飞
环境与资源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垃圾“围城”,出路何在?——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体系研究
沈亮
一等奖
经济学院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看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PPOC 农产品网商销售模式”实践研究
刘雨
动物嗅觉机器人
庄柳静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突破衍射极限的光学显微成像及追踪方法探究
马也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叶绿素荧光检测的便携式植物生长状态监测系统
卞殷旭
物理学系
基于目标衍射图案的一种新型光阑设计和实验验证
吴宜家
城市学院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交通流优化模型的研究
张 帆
建筑工程学院
给建筑披上新衣——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的喷射技术
吴宇星
航空航天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柔性智能材料的可穿戴人体辅助设备
金永斌
海洋学院
海洋战略——无能耗大洋探测机器人研制
肖灿博
二等奖
建筑工程学院
消除压倒桥梁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向桥梁安全的自供能超载预警系统
郑宏煜
化学系
微生物快速检测芯片
李臻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学院
前所未有的全感官体验——基于联觉的新型智能人车交互系统
杜稼淳
管理学院
大难临头各自飞?——突发事件下地铁人群行为特征及疏散方案
郑杰慧
经济学院
突破困囿:从“小互动”到“大互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刘雨升
经济学院
证券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前路何方?——基于涨跌停及 T+0/1 回转交易制度对市场有效性影响的探索
陈舒悦
公共管理学院
政府就业培训如何有效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基于杭州市及周边地区的调查
茶继媛
管理学院
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信任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分析——基于“遂昌模式”的案例研究
叶紫薇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医患关系“望闻问切”——基于杭州市 6 家医院的调查报告
陈驰旻
经济学院
区域性终端毛细物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董昊煜
光华法学院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障碍及其应对——以浙江省为例
楼斐菲
教育学院、竺可桢学院
点亮生活的明灯——残障人士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陈文慧

 

    (来源:浙江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