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求是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第六期)

编辑:xcbzyc 时间:2015年10月13日 访问次数:567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月度热点指南

 

2015年第6

(总第6期)

 

 

 

 

 

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发布

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网络文化发展委员会监制

浙江大学出品

20159

 

 

 

目录

导语 1

第一部分 20158月高校网络文化活动综述 3

第二部分 典型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分析 9

第三部分 201510月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议 16

 导语

2015年第六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以20159为调研的时间范畴,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8月高校网络文化活动综述:即对8月全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热点、网络文化活动的总体情况做整体性概述与分析,其中包括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新生报到、开学典礼上的校长讲话、军训等相关的网络文化活动。尤其要注意的是,本期指南本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将推出“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指数”,对已有的高校微信排行记分模式进行改良,改变遏制发文数量的问题,旨在为高校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积极发挥网络文化建设的创造力提供方向。指南中将首次发布6月、7月、8月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TOP30”。

第二部分是对典型校园网络文化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剖析:本期指南并不局限于对上一月份具有影响力和典型性的网络文化事件进行分析,更对长期关注的一些优秀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新生开学季活动”、“高校军训摄影展活动”、“《大学快跑》视频节目”、“官微官网特色设计”、“互联网+”活动等,从形式、内容、意义等方面出发,探索其有效传播、积极创新和值得推广借鉴之处。

第三部分是对10高校网络文化工作的建议设想:即对暑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点和重大活动安排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包含相关国内高校的重要文化活动,如国庆纪念日、首个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创客文化、国际教师节、重阳节等,并结合社交网站和高校论,聚焦社会关注点,进而对高校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出意见与建议。

第一部分 20158高校网络文化活动综述

一、8月高校网络文化情况总览

全国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在8月份呈现出鲜明的时间特色。一方面,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代表的暑期活动蓬勃开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开学季与新生军训的到来,以新学年为主题的文化建设活动也逐渐拉开序幕。而8月份各大高校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事件包括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等。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3月发出通知,就相关纪念活动做出整体安排,其中抗战胜利日阅兵尤其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在非国庆时间举行阅兵活动,从相关通知的公布到阅兵村内的刻苦努力;从首次出现的阅兵将军领队到靓丽自信、光彩照人的仪仗女兵;从9月3日阅兵“节目单”到大学新生集体观看阅兵仪式、畅谈观后感受,大学生成为积极关注并热切讨论的一个群体。8月期间,国内各大高校的网络媒体将“阅兵训练”作为关注焦点,利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校园网站等媒体纷纷转载权威报道,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校园信息,热情赞扬刻苦训练的三军将士,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形成了积极的舆论引导,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8月高校热点网络文化活动

根据统计,以开学典礼、军训等为主体的开学季系列活动,成为8月份各大高校最热门的网络文化活动。闯过高考的“独木桥”的这个夏天,梦想成真的高三学子终于背上行囊,开始与心仪的大学共同书写未来的青春篇章。面对稚气未脱的“小鲜肉”,各大高校拿出十二分热情,迎接新鲜血液的加入。学长组、班团组建、报告会、迎新晚会,各式各样的活动有力促进了新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更成为学校展示办学理念的又一契机。

其中,不同高校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新生寄语,成为了社会对高校的关注重点。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发表了题为《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的讲话,以梁思成先生为例,鼓励新同学既要具有理想主义精神,又要踏踏实实做事,校园新闻点击量达两万以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出,大学是让人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的地方,鼓励大家学会“发现自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开学典礼上发表《独立,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讲话,共同探讨“自信、自励、自省”,告诫大家学会独立;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发表题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未来》的讲话,鼓励新生“以塑造国际视野为目标”,要具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塑造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相关讲话内容的阅读量超过16000次。主题不一但饱含深情的讲话,寄托了高校对青年的诚挚欢迎与美好期待。

三、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指数

本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将推出“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指数”,旨在通过量化赋分的方式对不同的高校公众号进行横纵向的对比,进而为高校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积极发挥网络文化建设的创造力提供方向。

“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指数”采纳的数据包括:总阅读数R,总点赞数Z,推文总数N(每月发文不多于150篇)。采用指标包括阅读指数、点赞指数和发文指数,其中阅读指数包括总阅读数R、平均阅读数R/N,点赞指数包括总点赞数Z、平均点赞数Z/N、点赞率Z/R(%);发文指数包括总发文数N、入围当月TOP 50和TOP100的文章数(排名情况根据南方周末数据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来确定,计算TOP100时不重复计算TOP50)。

指标体系:

     

 

    权重分配体系: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指数”中,鼓励高校通过网络新媒体积极发布校方推文,向校内外关注者提供及时、有效、生动的信息与服务,并展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成果,因此指数对已有的高校微信排行记分模式进行改良,将发文数作为主要指标,针对总阅读数、总点赞数、推文总数和进入前50、前100的文章数进行赋分,以促进高校微信公众号对总体阅读数量和总体文章质量的不断追求,进而发挥网络新媒体阵地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TOP50+1*TOP100] 

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TOP30

20156

序号

校名

总发文数

总阅

读量

总点赞数

TOP 50

TOP 100

总分

1

上海交通大学

69

472504

12182

3

12

154.32 

2

浙江大学

109

431569

3425

4

6

154.23 

3

华中科技大学

86

379854

5097

4

4

148.03 

4

东北大学

88

330194

6672

2

6

145.34 

5

中国海洋大学

55

358635

3809

4

6

144.58 

6

西南交通大学

59

414565

6121

3

5

143.96 

7

兰州大学

102

300248

2953

2

3

142.77 

8

武汉大学

47

344266

4309

2

6

139.14 

9

陕西师范大学

96

286209

2319

1

2

138.20 

10

天津大学

44

293733

4372

3

4

137.28 

11

北京大学

35

360820

4702

2

5

136.86 

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1

271079

3072

1

1

134.74 

13

华东师范大学

47

260524

2777

2

3

133.20 

14

北京师范大学

81

228221

1974

1

1

132.76 

15

大连理工大学

98

181256

2011

0

1

131.25 

16

山东大学

75

202484

2117

1

1

130.85 

17

湖南大学

66

173564

2045

1

1

128.08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7

106249

1352

0

0

127.91 

19

南开大学

51

211180

2368

0

3

127.75 

20

华南理工大学

33

171168

1475

2

4

127.70 

21

厦门大学

32

227627

2648

1

3

127.70 

22

江南大学

53

168309

1530

1

3

127.57 

23

中南大学

48

221268

3400

0

2

127.08 

24

北京化工大学

110

110121

976

0

0

126.85 

25

南京农业大学

74

137517

1127

1

1

126.60 

26

西安交通大学

65

132414

1378

1

1

125.11 

27

四川大学

48

179169

1903

0

2

124.60 

28

西南财经大学

74

128683

969

0

1

123.85 

29

电子科技大学

64

156250

1645

0

0

123.62 

30

重庆大学

37

167480

1320

1

1

122.99 

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TOP30

20157

序号

高校

总发

文数

总阅

读量

总点

赞数

TOP 50

TOP 100

总分

1

浙江大学

104

510884

5410

7

13

168.55

2

上海交通大学

78

502848

4943

9

13

168.46

3

武汉大学

29

336197

3693

9

11

155.38

4

西南交通大学

37

260190

5173

4

8

141.45

5

东北大学

74

255679

4002

1

6

138.52

6

大连理工大学

69

248959

2338

2

2

135.06

7

北京大学

20

266284

3737

3

5

134.00

8

兰州大学

93

191517

1942

0

0

130.07

9

南开大学

41

207998

2319

1

4

129.31

10

中国海洋大学

43

176314

2065

1

5

128.99

11

厦门大学

27

165630

1620

2

6

128.95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1

114022

1140

0

1

125.58

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0

183369

2562

0

1

124.55

14

华东师范大学

33

151813

1356

1

3

123.85

15

陕西师范大学

58

112910

1175

1

2

123.64

16

西安交通大学

94

88793

1140

0

0

122.76

17

四川大学

33

118875

1123

1

4

122.45

18

电子科技大学

33

139236

2151

1

2

122.41

19

清华大学

20

125199

2761

2

2

121.80

20

北京化工大学

90

83625

785

0

0

121.29

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1

101522

906

1

2

119.97

22

天津大学

34

136585

1781

0

1

119.23

23

北京师范大学

47

119482

1151

0

0

118.53

24

中南大学

28

137670

1948

0

1

118.52

25

中国政法大学

48

83067

716

1

1

117.96

26

华中师范大学

47

78455

548

1

1

117.08

27

山东大学

40

110737

1002

0

0

116.71

28

华中科技大学

18

90663

943

1

2

115.77

29

合肥工业大学

41

74250

593

1

1

115.77

30

中山大学

40

87031

920

0

1

115.43 

教育部直属高校官方微信公号影响力TOP30

20158

序号

校名

总发

文数

总阅

读量

总点

赞数

TOP

50

TOP

100

总分

1

浙江大学

117

576719

6398

8

16

176.66

2

上海交通大学

44

268931

2902

7

12

152.08

3

清华大学

20

210470

3831

5

8

138.58

4

兰州大学

100

149989

1644

1

2

132.65

5

西南交通大学

30

165052

3600

3

4

129.82

6

中国海洋大学

43

142051

1854

2

3

126.75

7

南开大学

22

105405

1284

4

4

125.58

8

电子科技大学

24

121944

1186

3

4

125.10

9

江南大学

26

110269

1083

3

4

124.40

10

天津大学

34

151046

1838

0

5

123.95

11

东北大学

46

142802

3261

0

3

123.81

12

西安交通大学

44

127904

1814

1

1

121.93

13

山东大学

62

133320

1388

0

0

121.73

14

陕西师范大学

59

112255

971

0

2

121.38

15

北京化工大学

65

107368

1371

0

1

121.22

16

华东师范大学

27

109080

1301

2

2

120.64

17

北京师范大学

31

111428

1358

1

3

120.47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5

120224

1533

1

3

120.38

19

厦门大学

22

145471

1913

0

3

119.87

20

武汉理工大学

65

104254

1029

0

0

119.67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8

109054

1200

0

0

119.18

22

武汉大学

26

131898

1544

0

2

118.36

23

大连理工大学

46

106285

1287

0

0

117.23

24

华中科技大学

19

81622

1122

1

2

114.71

25

合肥工业大学

32

86455

913

0

0

112.94

26

西南财经大学

11

122824

750

0

0

112.81

27

四川大学

11

82617

855

1

1

112.38

28

东北林业大学

22

74262

440

1

1

112.37

29

华南理工大学

12

65401

620

1

3

112.11

30

长安大学

43

66246

625

0

0

111.82

 

 

 第二部分 典型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分析

一、“新生开学季”案例分析

简介:8月,全国高校迎来大一新生开学季,开学典礼如何、开学讲些什么往往是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开学季活动丰富多彩,新生报道、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始业教育等都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各大高校新媒体平台纷纷推出开学季专题策划、直播开学典礼等活动,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

剖析:

(1)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开学典礼

大一新生的开学季,是学校一年一度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时刻。其中开学典礼,是学生直观了解学校的概况、精神理念、发展规划的尤其重要的一课。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高校开学典礼的形式创意无穷,涌现出融入演唱会、运动会等元素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学典礼。而各大高校微博平台则纷纷对开学典礼实时跟进,实现线上互动网络直播。各大高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也在第一时间对开学典礼的盛况进行了全程回顾,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增加了学校的宣传,体现了高校网络建设、对外宣传的高水平,巩固了学校的凝聚力。

(2) 关注新生,助力新生活

新生刚刚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对于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资讯都急需了解,此时学校网络新媒体平台成为最及时、最全面、最互动的重要渠道。各大高校都纷纷在新媒体平台上推送“开学季”系列文章,或是校长对于新一届同学的寄语与期望,或是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或是实用的美食、旅游推荐等。如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就连续推出多篇开学季实用文章,如“校园生活小秘籍,学长来告诉你”,“浙大,最浪漫幸福的起点”,“看林语堂、季羡林、莫言如何谈读书”等,都为刚迈入大学的新生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新生活,也让他们体现到来自学校的温暖。

二、“高校军训摄影展”案例分析

简介:开学初期高校新生军训陆续展开,不少学校举办军训摄影展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校园网络文化风景线。南京大学开展的以“菁菁校园橄榄时光”为主题摄影作品展展示了新生军训的成果;兰州大学则以 “最美不过蓝配绿” 军训图展体现了兰大人特有的风采。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也都通过网络展示了新生军训风姿,传递了青春、阳光、刚毅的网域能量。

剖析:

(1) 全面展示青春风采

军训,这一优良传统和新媒体的碰撞可谓火花四射、异彩纷呈。南京大学的军训摄影展由南京大学学生社团光影传媒协会和创业团队上镜在线摄影平台联手承办,并持续在线上展出新生刻苦训练的风采,也真实反映了新生初进大学的点点滴滴,受到在校学生广泛好评,展现了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新生不仅可以掌上观赏影展,而且可以通过回复连队编号下载作品原图进行收藏,通过新媒体密切新生与军训的关系,创新下载的收藏方式得以让新生留下军训的美好记忆。同时这些影像的记录充分展现了南京大学奋发向上、激昂澎湃的军训风貌与独具一格的军训特色。

(2) 生动唱响主流旋律

军训是每个大一新生以军事训练强体魄,以国防教育筑灵魂,以文化熏陶固根基的开学第一课。然而对于新生们来说也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一课。而新媒体的运用则将这一传统的活动装点得更为新颖活泼。兰州大学由共青团委员会出品,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执行的“最美不过蓝配绿”军训图展以另一种别开生面的角度来展示军训。他们以军训的男生女生总是穿着不同颜色的迷彩服为切入点,通过平台推送创意内容,加上新颖活力的排版,不仅展现了兰州大学新生的军训风貌,更是为艰苦的军训带来了不少趣味性,从而使参训的同学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艰苦的训练当中,为他们顺利完成艰苦的军训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秀学生网络作品《大学快跑》”案例分析

简介:《大学快跑》是由浙江传媒学院的在校学生创办国内首个90后脱口秀,是一档轻松幽默,青春励志,有态度有内涵节目。其目前的全体主创团队都是90后大学生。《大学快跑》以90后大学生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的发展、网络世界的变化。同时作为优酷“光合计划”的合作伙伴依托优酷作为播放平台。目前,栏目已经制作发布了五十七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剖析:

(1) 栏目内容紧扣热点

该栏目的内容与90后大学生关注的话题紧密相关,如“有一个专业只有我们知道”,“谢谢你在我十七岁”,“最难就业季该何去何从”,“实习僧的春天在哪里”等等。作为一个将受众群体定位为90后的脱口秀节目,其话题定位把握准确。由于节目主要内容来自高校街头采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90后大学生的普遍观点,容易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同时,来自同龄人的观点也能让观众觉得亲切诚恳,更易接受。

(2) 栏目形式幽默创新

栏目采用街头采访的形式,主要在杭州的各大高校针对路人进行随机采访。围绕一期节目的主题。栏目编辑根据路人的回答配上各种字幕和表情。同时,在节目当中也会穿插栏目组自身对此话题的看法,他们一般通过配音秀或者情境剧这类幽默的方式去表达一个正经、严肃的观点,鲜明的反差更让人印象深刻,幽默的形态中折射出大学生的社会视角。

(3) 栏目平台渠道拓展

大学快跑工作室参与了优酷“光合计划”,成为优酷力推的原创视频栏目之一。“光合计划”一直是优酷差异化路线的重点,今年优酷更是将订阅提升到新高度,推出了两大王牌产品:个人频道和个性版优酷,带动“光合计划”合作伙伴的品牌落地和粉丝聚集,缩短用户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此外,优酷还为“光合计划”合作伙伴推出了一系列运营互动的特权功能,如品牌角、视频注释、粉丝互动等丰富的形式,不断鼓励网友在观看视频时进行订阅。《大学快跑》的平台选择战略是成功的,依托社会网络提升了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官微官网特色设计”案例分析

简介:全国各大高校的官方微博与网站内容设计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兰州大学推出了“是不是兰大人,一测就知道”的微信小测试,厦门大学发起了“校园新鲜事投稿而中国传媒大学则贴出了官网热门标签,南京大学更推出“校友微论教”吸引在校学生为老师点赞。各高校通过特色的官微、官网设计展现出学校整体的特色文化和精神风貌。

剖析:

(1)小亮点,快乐生活

细节总是能够影响生活,官微、官网上的小亮点自然也不例外。中国传媒大学官网版面右边的热门标签,例如“报告讲座”,“班优风采”等等,让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查找相关内容。根据同学们搜索习惯的新颖设计、精美的标签按钮,让官网更添青春活力。而兰州大学推出的“是不是兰大人,一测就知道”微信测试则更具有趣味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测试内容都是关于兰州大学的小知识。用这样别出心裁的方式来鼓励同学们多了解自己的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大活动,愉悦交流

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各色精彩活动贯穿于学习生活之间。由南京大学教务处、南京大学校友总会联合发起的“校友微论教”活动,号召广大校友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经验,提升学校人的才培养工作。同学们则通过微信平台为老师点赞,或者写下想对老师说的话,较为直接地对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体现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厦门大学则在微信上发起 “校园新鲜事投稿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通过这样征稿活动不仅能够得到新鲜独家的资料,还能使微信内容更加贴近广大师生,展现其良好的精神面貌。

五、“互联网+活动”案例分析

简介:在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关于“互联网+”内容的活动,紧密贴合实际与学生日常生活。如南京大学举办的由创业巨头聚首的“互联网+”创业峰会,中国传媒大学创办的“网络与未来社会研究中心”和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剖析:

(1)“互联网+”,促进法制观念进步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接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8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首届“互联网+传媒法治”论坛。探讨在"互联网+"战略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如何实现新媒介环境下的传媒功能,实现传媒与政府、企业、个人的良性互动和权力制衡,建构符合法治精神的关系模式。会议提出了许多新型法制观念,强调只有加强网络立法,严格执法,全网守法,充分发挥政府、网络服务提供者、网民各方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空间清朗,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的目标。“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不仅将会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指明道路,还将起到规范互联网行为、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该论坛将互联网和法治的理念相结合,体现高校已经在不断探索网络文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一步。

(2)“互联网+”,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创新创业,一直是国家大力鼓励支持与大学生努力追求实现的目标,而互联网,则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比赛8月份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行。8月27日,南京大学开展了由省经信委软件处、南京大学MBA中心、知果网共同主办的“互联网+”创业峰会。如今,学生创业文化已经席卷全国各大高校,将“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到学生创业中去,是网络文化在学生创业的一种延伸和应用,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程。

 

第三部分 201510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议

一、国庆节

关键词:国庆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它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国家的国体和政体。10月,建议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可围绕“国庆”的主题展开:

(1)与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相衔接,以纪念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为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借助网络的传播力举办一系列爱国活动,促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2)以数字化、全媒体手段宣传10月1日国庆节这个节日的来源和意义,通过互联网展播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推介红色经典书籍,通过网络空间的知识与艺术传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3)高校广泛发动学生围绕“国庆”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例如通过新媒体开展诗歌大赛、短文征集等。也可在国庆的欢乐祥和气氛中,借助新媒体的后台开发程序,线上举办师生喜爱的有奖问答等活动,将师生的热情凝聚起来。

二、十八届五中全会

关键词: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10月,建议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可围绕“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展开:

(1)将网络作为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重要发布与解读窗口,帮助师生尽快了解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举措与转型发展发展等;

(2)将网络作为师生表达观点、层层透视的有效平台,鼓励师生,尤其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网络平台中发表文章、阐释观点,进一步对十三五规划的相关信息进行解读与传递;

(3)高校可在会议期间借助网络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发布、解读与学校十三五规划期间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彰显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使命。

三、网络文化节

关键词:创新

为响应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各高校均可组织参与到与之契合的网络文化大赛中。此次网络文化大赛旨在寻找出学生中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传递网上正能量,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争做校园好网民。10月,建议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可围绕“网络文化节”的主题展开:

(1)各高校可各自开展或联合开展以下活动:优秀网络文化文章的征集和评选、优秀电影作品的征集和评选、优秀摄影作品的征集和评选、优秀文字作品的征集和评选、优秀动漫作品的征集和评选,以及优秀创新创业作品的征集和评选;

(2)此活动可对参赛学生或学生团队进行跟踪式的记录、采访和报道,推出优秀网络文化创建学生和团队的典型人物,或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和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追踪,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四、创客文化

关键词:青年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创客运动”极大地提升青年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正在全球掀起全民创造的新产业变革。创客精神因其创新、合作与开放的特点,受到全世界青年的追捧。10月,建议高校可围绕“创新”的主题展开网络文化活动:

(1)与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相似,各个高校可自行或联合举办互联网创客大赛,以提高学生对互联网信息和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在高校举办的互联网创客大赛中,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提高生活便利的APP、优秀网页设计和构想等,既能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又能促使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信息和技术,加强相关方面的敏感度,激发其关于网络的设计和构想的兴趣;

(2)学校也能对优秀也创客团队进行深度采访,鼓励学生群体提高创新意识,并联系校内校外各方媒体,对创客大赛进行宣传。或者也建议高校可以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创客大赛的平台,用于线上报名和成果展示等活动,更加增大学生参赛的便利性。

五、世界教师日(10月5日)

关键词:师德师风

9月10日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向省委发来关于回复浙江大学张泽院士等49位教师致习近平总书记来信的函,转达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广大教师的节日祝贺和殷切期望。习总书记也于教师节当天发表了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9月教师节曾举办过一系列的活动,10月,建议高校可继续围绕“尊师”的主题展开网络文化活动:

(1)可以对9月评选出的优秀教师进行深度挖掘,探访相关教师的科研情况、教育水平和日常生活故事,树立杰出教师典型并予以表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为优秀教师在校内论坛上搭建专门的答疑板块,或专门搭建相关主页网站,更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出有效解答。而优秀教师更可以发表教育心得,与其他教师在线上进行经验交流或相互给出意见;

(2)高校应鼓励教师在网络空间发文表意,也鼓励一线辅导员创建博客等个人网络媒体,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发表先进的理论文章、社会观点和对学生成长的建议等。并可以将教师的网络答疑贡献率和积极程度加入教师考评制度,推动更多的教师加入网络文化的创建。还可联系校内外媒体,在线上线下对这一优秀活动做出宣传,表示对来提问的学生的欢迎,营造良好的尊师氛围。每年度还可对教师或辅导员们的博客进行由学生投票的评选活动。

六、重阳节(10月21日)

关键词:民族文化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10月,建议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可围绕“传统节日”的主题展开:

(1)可利用校内新媒体平台举办网络竞赛活动,内容为关于重阳节乃至中华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知识问答,优胜者可获奖品,增进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举办与节气、时令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活动,如游赏秋景、爬山登高等,或发布菊花酒和重阳糕的制作公益,通过摄影作品、视频作品的形式形成丰富的、可感知的网络内容;

(3)举办与退休校友相关的活动,挖掘校友对于学校历史的记忆,既体现高校关怀教育前辈的理念与做法,又在温馨的节日气氛中重温学校的深厚历史,将先进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附:十月里的一些节日

1、10月1日:中国国庆节

2、10月4号:世界动物日 

3、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4、10月6号:老人节

5、10月8号: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视觉日国际左撇子日

610月9号:世界邮政日 万国邮联日

710月10号:辛亥革命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居室卫生日

810月13号:世界保健日 国际教师节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                                         

910月14号:国际标准日

1010月15号: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110月16号:世界粮食日

1210月17号:世界消除贫困日 

13、10月21日:重阳节

14、10月22号:世界传统医药日

1510月24号:联合国日 世界发展信息日

1610月31号:世界勤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