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清晨,细密的春雨没能打湿浙江大学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成员心中洋溢的热情。上午9时,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仪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纳米楼395会议室举行。来自校两办、组织部、宣传部、研工部、统战部、科研院、人事处、后勤管理处、房地产管理处、本科生院、附属医院等30个校部单位,以及竺可桢学院、国际校区、管理学院、信息学部等6个学部、学院的50多位教职员工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头戴求是帽、脚着运动鞋,装备整齐、精神抖擞,在这个以浙大机关广大教师员工为主体、倡导亲近自然、健康生活的俱乐部平台上,期待并分享着户外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啦
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仪式由校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义镰主持。他介绍说:“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自2014年4月纳新以来,目前已有91位校内爱好户外运动的教职工报名。会员年龄跨度从26岁到59岁不等,来自30个校部单位和6个学部、学院。
紧接着,机关党委书记李五一宣布了俱乐部的组织架构,校长林建华担任俱乐部名誉会长,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应飚任俱乐部会长,副会长由陈凯璇、毛晓华、张菊、李金林、余杨伟老师担任。”李五一老师表达了他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定位和期待。他说:“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是各个成员都能自得其乐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只有对户外运动一样的喜爱。”他希望,在运动中每一个俱乐部的成员都可以暂时放下工作的压力,敞开心扉,亲近自然,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共享运动带来的愉悦。
伴随着在场成员热烈的掌声,李五一为俱乐部授旗。鲜亮的旗帜上,象征奋进与团结的求是俱乐部LOGO分外夺目。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就此正式成立。
在成立仪式的最后,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菊作为俱乐部代表发言,她从自己多年的登山体会中指出,户外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释放压力,延长生命的长度,还能通过做一些公益活动,学习各地的人文地理知识来扩充生命的宽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
运动专家倾囊相授健康秘诀
为了使求是户外俱乐部的成员能够健康科学地开展户外运动,在成立仪式结束后,针对户外运动的首次专业培训也随即开始。
具有两年户外运动经验的宣传部部长应飚介绍了自己从2年前的“不会走”、到如今“能走能跑”的突破与快乐。他说:“从第一次迷迷糊糊参加了沙漠徒步,到现在参加专业马拉松比赛,两年内甩掉身上十几斤肥肉,最珍贵的就是‘坚持’二字。”同时他也分享了所得的四点感悟:一是确定理想、付出行动和长期坚持;二是坚信“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三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本次培训邀请了专业的户外运动教练大力为俱乐部成员传授专业的运动知识。拥有耐力越野跑、特色铁人三项、山地挑战赛等丰富经验的大力教练在首次的俱乐部培训中,向大家展示了户外运动的必备物资,不仅有最基本的指南针、手电筒,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鬼子帽”、三节爬山杖等。同时,他介绍了科学运动的注意事项并纠正了很多人对户外运动的误解,例如加强膝盖周围的肌肉锻炼能够有效避免体重带来的膝盖损伤,看似普通的手电筒其实还具备砸玻璃逃生的妙用等,确是让在场的俱乐部成员耳目一新。大家在大力教练的带领下,进行了专业的热身与拉伸运动,久违的肌肉放松和舒展让不少成员大汗淋漓、跃跃欲试。
浙大体能教练大力与求是户外俱乐部成员一同做热身与舒展
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向小河广场行进
漫步十里河塘 享受运动乐趣
上午10点30分,结束了户外运动培训和健康知识学习,在场的50多名教职工整装出发。尽管小雨不断,但大家前进的脚步却越迈越有力。有的成员甚至脱下事先备好的雨衣,组成小队比赛起来。
首次户外运动的行程是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出发沿余杭塘河行走至小河广场,到终点后折返回紫金港校区,全程约12千米。行进中,大家兴致勃勃,谈天说地,赏着河塘风景,却不觉疲惫。一名年轻的女老师这样说:“我平常很少参加大型的户外运动,只是散散步和爬爬山,爬过的山也多是较低的小山丘,如今有了团队我的运动热情一下涨了不少。”另一位有两年户外运动经验的老师说:“杭州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上都有我的足迹。我对户外运动的热情与对俱乐部的喜爱可是不一般。”
一个半小时后,大家如期到达终点,纷纷在印有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LOGO和口号的签到板前拍照留念,很多老师不忘第一时间发微博与微信,与更多的人分享自豪和喜悦。求是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成立,是浙江大学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共同支持与期待的结果;首次户外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师生通力合作,将理想化为行动、携手拥抱自然的第一步。正如人事部的吴兰芳老师所说:“求是户外俱乐部能够让相互熟悉的同事一起参与户外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让同事之间感情更为深厚。”
行进中的求是户外俱乐部成员
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