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求是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辩以索求真知,论致证是驳非——记浙大第二十四届“求是杯”辩论赛决赛

编辑:xcbzyc 作者:浙大微讯社 梅霜 时间:2014年05月26日 访问次数:10237

    5月22日,由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求是杯”辩论赛决赛拉开战局。离比赛开始还有半小时,观赛的浙大同学就已将现场围个水泄不通。辩论赛由校党委副书记严建华揭开序幕,他向在场的浙大学子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二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广度。

    为辩论赛打头阵的是浙江大学辩论队带来的表演赛,他们在今年华语辩论赛中荣获亚军。此次辩论的主题则是“课程绩点折算方法改革的利弊关系”。正方指出新制度的实施能够倒逼人才多元化,丰富评价等级,使大学师生去功利化;反方则认为新制度无法区分学生水平,无法实现通识课的正态分布。表演赛的一番唇枪舌战说出了学校出台新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也说出同学们的心声,使现场气氛更加火热起来。
 
    本次辩论赛的主角儿是拥有诸多粉丝的金玉良言队和forever队。他们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成为决赛中的较量者。此次他们的辩题是“防治雾霾技术和制度哪个更重要”。由大三工科男组成的金玉良言队认为技术是防止雾霾的根本,制度的推广服从技术的实际现状,技术将引领观念、改变制度;而横跨理工农医政经法文史哲的forever队则指出面对雾霾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制度虽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推动力,但使用工具的那只手更关键。在随后的一对一质询和自由辩论环节里,双方辩手据理力争,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睿智灵巧的赛场主席,亮点纷呈的辩论技巧,推动比赛进入白炽化状态,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点评环节中,校党委副书记严建华指出,辩手们的表现不错,在批判性这点上很到位,也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广度,但提升空间还很大。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胡铭则对辩论赛中气场、立论等具体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
    经过多位赛场主席和大众评委的投票,forever队获得了本次“求是杯”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