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有此描述。信电系正在开展的以“关心退休教师的平安,爱护学生的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文化建设,正是与孟子的理想社会相符合的。
信电系一直把关爱退休教师的平安与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在校友和学系的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5月设立了浙江大学首个院级平安基金—“信电系平安基金”,2009年9月设立“信电系教育基金”,将信电系的关爱在退休教师和正在求学路上的学子身上得以深入实现。“关爱文化”是信电系全体师生和校友共同组织并实践的信电系特色文化工程,是信电系在学系文化建设中重点弘扬、不断推进的主旋律。
一、目标与思路
1.目标
依托平安基金和教育基金,信电系在深化实践着“关爱文化”建设,并致力于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目标之一:通过“关爱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宣传、弘扬信电系关爱文化的内涵;
(2)目标之二:通过“关爱文化”建设,加强信电系退休教师与在校师生、老师与学生、校友与学系之间的联系,建设充满温馨和关爱的信电系;
(3)目标之三:通过“关爱文化”建设,进一步加深信电系与校友的感情,推进全面合作。
2.思路
在实践“关爱行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物质关爱”与“精神关爱”并行,努力做到“三个互爱”。
物质关爱——退休教师生病或家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学生表现突出或受困时,发放奖助学金予以奖励和资助。
精神关爱——通过志愿者行动给老教师们带去温暖,在学习生活中细心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认真的指导和帮助,在信电系形成了师生互帮互爱的关爱文化。
三个互爱:退休教师与学系互相关爱,体现在退休教师在学系的关爱中享受平安基金带来的福利和学系师生传递的温暖,同时退休教师们也通过继续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新成绩,为信电系争得了荣誉;学生与学系互相关爱,体现在学生在教育基金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学系争得各种荣誉;退休教师与学生互相关爱,体现在退休教师通过参与学生党支部活动,为青年学子传道授业解惑。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还在老三分部办学时,信电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文化氛围就十分浓厚。自平安基金和教育基金相继设立后,信电系更是将传递关爱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提出将“关爱文化”建设作为学系重要的文化项目。
(一)成立平安基金,关爱退休教师平安健康
1、平安基金缘起:2007年5月28日,《浙江日报》对“信电系平安基金”的专题报道中写道:“由已经毕业的学生自愿发起开设基金专户,对教师进行专项捐助,目前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信电系平安基金”缘起于信电系校友段永平、陈智勇等校友,想要向老师表达作为毕业生的一片心意。2007年2月“信电系平安基金”收到了第一笔捐赠,至2011年12月1日已获得捐赠710万元(含学校配比)。
2、平安基金的使用情况
一是生病或遭遇困难时给予经济补助
平安基金在信电系关爱退休老教师的平安与健康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设立至今已用于组织探望生病退休教师105人次,慰问帮扶生活困难退休教师33人次,累计用于帮扶的金额达66.09万元。
沈相国、朱仙寿、吕品桢等老教师在生病最困难的时候,都得到了来自校友捐赠的平安基金的关怀和支持,才使得他们不用担心因病致贫,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特地给系领导和平安基金理事会寄来了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详见附件)。
二是组织退休开展平安健康知识讲座
2008年1月8日,信电系邀请“浙江省人才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专家为退休教师们作健康知识讲座。
2010年11月11日,信电系邀请浙大医院唐云主任,在陆军杭州疗养院为80多位退休教师作“肿瘤防治”的健康专题讲座。
2011年6月16日,信电系特邀校医院唐云副主任医师以“如何解读体检报告中的指标”为题作健康知识讲座。
每年重阳节,系领导、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学生代表一起,带上水果花篮,上门向80岁以上老教师送上祝福和问候。
三是举行老教师80岁寿诞庆贺会
2011年4月19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杨公堤品润茶楼,信电系为周文老师、储旋雯老师、梁慧君老师和蔡丹宇老师隆重举行了八十寿诞庆贺会。系主任章献民、系党委书记徐国良、副系主任杨冬晓与80多位离退休老师一起出席了寿诞庆贺会。
在欢快的生日祝福歌声中,四位老寿星亲手切开生日蛋糕,与大家一起分享着八十岁寿辰的喜悦与幸福。会上,系领导还为四位寿星赠送了由信电系平安基金精心制作的“寿星健康杯”。
信电系长期重视和关心离退休老教师们的生活,信电系“平安基金”理事会每年都会组织离退休老教师们健康健身活动,每年还为年满八十岁的老教师送上健康礼品。从2010年起,信电系将特别举行老教师八十寿诞庆贺会,以表达信电系对老教师们的关爱之心,敬爱之情,为他们送去祝福,祝愿他们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四是组织郊游品茶,平安交流
2008年4月17日,信电系组织80多位退休教师开展了一次品春茶、观茶博馆、交流保健经验的活动。
2009年9月,精心制作了“ISEE健康杯”,赠送给全体退休老师,祝愿每位退休老师永远健康快乐。
2010年6月4日,信电系组织退休教师们赴杭州玉皇山下的八卦田休闲农庄景区开展了一次户外健康交流活动。
2011年10月17日,信电系组织退休教师在满觉陇开展金秋赏桂活动。
“关爱行动”主题活动还体现在对信电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与支持,自2009年系教育基金设立以来,信电系已设有ISEE荣誉奖、ISEE新人奖、ISEE单项贡献奖、ISEE创新奖、ISEE助学金、浙大信电德州仪器奖学金、浙大信电大学奖助学金、浙大信电福建海西奖助学金、浙大信电高逸奖助学金、浙大信电罗姆奖学金、浙大信电鼎利通信奖学金、浙大盘石助学金等13项系设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和资助信电系学子,每年发放的奖助学金金额达50余万。
3、制订平安基金章程和细则:为使“关爱行动”落到实处,有章可循,2007年5月28日,信电系平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召开,并在会上确定了《浙江大学信电系平安基金章程》和《浙江大学信电系平安基金实施细则》。
(二)成立教育基金,关爱年轻学子成长成才
一是设立ISEE冠名系列奖助学金:自2009年9月以来,信电系每年从“信电系教育基金”中划拨20万元左右,设立ISEE荣誉奖、ISEE创新奖、ISEE单项贡献奖、ISEE助学金和ISEE新人奖,用于奖助在校的优秀学生和学业优秀的经济困难生;为做好此项奖助工作,专门制订出台了《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系设奖学金助学金条例》,至今共已实行了3年,累计发放ISEE冠名系列奖助学金达75万元。
奖项
|
名额
|
奖项金额(元/人)
|
总金额(万元)
|
ISEE荣誉奖
|
10
|
2000
|
2
|
ISEE创新奖
|
|
国际竞赛8000元/组
全国竞赛一等奖6000元/组
|
根据实际获奖情况确定
|
ISEE新人奖
|
50
|
1000
|
5
|
ISEE单项贡献奖
|
10
|
500
|
0.5
|
ISEE助学奖
|
10
|
1000
|
1
|
二是募集资源,设立企业冠名奖助学金。以校友为桥梁和纽带,有不少企业单位纷纷捐赠设立企业冠名的校设和系设奖助学金,2009-2011年,共设立企业捐赠奖助学金为11项,三年已累计奖助学生300余人次,总奖助金额达100万元。
目前,信电系院级奖设置情况位居学校前列。据不完全统计,信电系本科生生源质量较好,同时困难生比例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信电系设立了丰富的奖助学金,能缓解同学的经济困难问题。
年份
|
奖助学金名称
|
捐赠单位
|
总额
(万元)
|
奖学金金额
(元/人)
|
2007-2011
|
福建海西奖助学金
|
福建省浙江大学校友会
|
12
|
6000
|
2009-2011
|
信电-鼎利通信
奖学金
|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5
|
5000
|
2008-2010
|
信电—德州仪器大学生奖助学金
|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4.8
|
6000
|
2011-2013
|
信电—德州仪器大学生奖助学金
|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27
|
|
2010
|
信电-盘石奖学金
|
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2
|
2000
|
2010
|
信电-旗舰盘石
奖助学金
|
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
|
|
2010-2012
|
浙大罗姆奖学金
|
罗姆株式会社
|
19.5
|
6000(本科)
7000(硕士) |
2011-2013
|
信电大华奖助学金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2
|
5000
|
2011-2013
|
信电高逸助学金
|
杭州时瑞投资有限公司
|
6
|
2000
|
|
|
总金额
|
98.5
|
|
(三)依托党支部结对,实践师生互爱
在信电系“关爱行动”主题活动中,退休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党支部结对的方式,互助互爱,是“老吾老”和“幼吾幼”的典型案例。
本科生总支第二党支部是与信电系退休教工支部结对共建的,结对后,两个支部分别以“守望夕阳红”和“做好引路人”为主题,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向老教师们承诺,要“帮助他们消晚年的孤独感,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快乐”。他们制作支部志愿者名片,每3-5名党员联系3-5名退休教师,退休老师通过志愿者名片,可以随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志愿者,并得到热情的服务。同时,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90岁高龄的张毓昆老师,定期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帮他整理房间、解决床架围栏问题等;还在春天来临之际,陪同老教师们爬山春游。而退休教师们也通过开展系史座谈会、建党90周年之老党员与年轻党员座谈会等活动,在交流中引导青年学生。
三、成效与体会
“关爱行动”主题活动是需要真正带着关心、爱护学系全体师生的目的去做的,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信电系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1.关爱行动让师生们感动
学系对退休教师的关爱,让老教师们深深感动,系里陆续收到老师们的感谢信。
受助老师朱老师在给平安基金理事会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平安基金缓解我的燃眉之急,使我顺利完成手术和化疗过程,令我心感温暖,平安基金普惠退休教职工的大爱,体现了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而各项系设奖助学金的肯定与资助也让学生们感动,同学们在论坛中直言“感谢信电系给我们的厚礼!”
2.关爱文化延续传承
2011年3月中旬,一个装着2000元人民币的信封静静地躺在了信电系党委办公室的桌子上,上面写着:柴鑫旵的党费。
柴老师在2011年1月29日因病去世,在他生病期间,系里通过平安基金为他提供了慰问金和部分医疗费。感念学系的关心与爱护,柴老师在临终之际留下遗言,要将这2000元作为最后的党费上交支部。最后的一份党费,不仅是柴老师个人高尚品德的体现,更是表明了信电系的关爱得到了延续。
3.形成了信电特色文化
“关爱退休教师的平安与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是信电系“关爱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四年多的实践,在深挖信电系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信电系正在逐步形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主题的关爱文化。